9月22日,全省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尾水治理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会议紧紧围绕水产绿色高质量发展主题,总结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尾水治理工作,交流经验,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省水产局党委书记、局长何强,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处副处长刘霍秋,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陈德全,市政府副市长毛剑,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晋辉,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剑波出席会议。
何强强调,全省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尾水治理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改善养殖池塘生产环境为中心,以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达标排放为目标,坚持和把握“属地负责、生态优先、源头防控、分类施策”的原则,按照规划布局合理、美观实用高效、分类推进实施、科技优化提升、多元投入支撑的要求,加强水产养殖池塘基础设施改造,配套尾水治理设施设备,巩固提升池塘养殖生产能力,提高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率和尾水治理设施覆盖率,探索建立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尾水治理运管维长效机制,切实维护良好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水产力量。
毛剑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对农业农村厅、省水产局和各兄弟市州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乐山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全市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立足水产养殖资源禀赋,牢牢把握水产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推广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养殖,建成中国西南最大的集中连片商品鱼生产基地、西南最大的冷水鱼繁育中心、全国最大的斑点叉尾鮰生产基地、省级四星级现代农业水产园区、岷江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同时,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携手科研机构,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参与,强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摸索一套实用的绿色发展模式,建好乐山“水上粮仓”。
陈剑波在作交流发言时表示,井研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先进、对标补短,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过硬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发扬“穿山引水灌井研,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改革创新精神,持续推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和尾水治理工作,为全省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探索更多的井研路径、贡献更多的井研经验。
据了解,2000年起,我县开始探索稻鱼轮作、稻鱼综合种养等养殖模式,水产特色养殖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了农民致富奔康的重要产业。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大力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通过统筹管、严格治、科学转,探索了10种尾水处理模式,既助推了茫溪河水质改善,又保障了全县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稳定提升。截至目前,我县有水库47座、养殖池塘4.2万亩,2022年水产产量5万余吨、产值13亿元,人均渔业收入3000余元,位居全省前列,走出了一条“干旱县也能发展大水产”的路子。
会上,还详细解读了《四川省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背景、排放限值等有关情况,为更好地对标抓生产、促进健康养殖提供指导。乐山市市中区、井研县、泸县、江油市作交流发言。
会前,观摩团一行还深入我县纯复镇跃进村和田家沟村参观集中连片鱼塘尾水多级沉淀净化及其设备尾水处理和缤纷农业陆基工厂化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