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伴随着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门坎镇留守儿童公益课堂,正式开课。
走进门坎镇筑爱公益中心,2名老师正在为二十几位孩子讲解竹编的历史文化以及竹编工艺的发展历程。通过老师的讲解、视频科普、工艺品展示以及动手体验传统竹编技艺—竹扇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对竹编传统文化有更深了解。
“周末来这里参加公益课堂活动,比在家里玩游戏有趣多了,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丰富有趣的课外知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老师以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爱,我们感到无比的充实和温暖。”门坎小学学生阿尔依格非常开心地说。
“今天带孩子来这里参加公益课堂,他非常高兴,课程结束后立即向在外地务工的爸爸开心讲述今天的收获,感谢门坎筑爱公益中心提供的平台,为在外面工作的爸爸解了后顾之忧。”门坎小学朱慧英的奶奶说道。
据了解,今年年初,门坎镇党委、镇政府、门坎籍乡贤共同建立门坎镇筑爱公益中心,聘请经验丰富的艺术培训、心理辅导教师,在每周六上午,为在镇域内居住和就读的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安全卫生、艺术手工、体能拓展、科学实验、传统文化、非遗体验等方面公益课程服务,旨在开阔留守儿童视野,多方面拓展兴趣爱好,助力身心健康发展。
门坎镇副镇长王伶俐介绍,自去年以来,门坎镇立足实际,秉持 “民情收起来、民事做起来,民心聚起来” 服务理念,聚焦 “一老一小” 特殊群体,组织干部、教师等深入每个家庭收集意见建议、需求,针对反映较为集中的 “缺少亲情陪伴、心理健康缺失” 等问题共同研究、对症解决。门坎镇创建 “服务无门槛・关爱到心坎” 党建品牌,通过向上争取和乡贤捐赠,打造了公益中心活动阵地,建立公益基金使用制度,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而门坎镇的留守儿童周末公益课堂,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它不仅为留守儿童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更传递了爱与温暖,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